2022年中国新能源充电桩行业洞察报告
36氪研究院·2022-07-28 16:07
催化新能源汽车消费,充电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充电桩是维持电动汽车运行的能源补给设施,通常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在公共楼宇、商场、居民停车场或充电站等多种场景为电动汽车充电。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电动汽车销售量与保有量迅速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刺激下沉市场的增量需求,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使得充电需求不断增大,进而推动新能源充电桩发展。同时,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充电桩建设与均衡布局,能够缓解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使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1. 发展环境需求拉动:新能源车销售量与保有量节节攀升,车桩比缺口较大,充电桩行业前景广阔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与保有量提高了对充电桩的需求。据公安部与中国汽车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84万辆,同比增长59%;2019-2022年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稳步提升,2022年5月新能源车销量达44.7万辆,同比增长106%。与此同时,车桩比却处于较为明显的高位,2021年公共车桩比和私人车桩比分别为7.13和5.17,充电桩缺口较大。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水平持续提升,将倒逼其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与完善,充电桩行业将进一步发展与扩张,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利好政策不断落地,推动行业发展
近年来,在充电桩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居住社区建桩难、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用户充电体验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充电桩相关技术、模式和机制创新,在解决新能源充电桩发展问题的同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2020年5月国务院发布《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概念,鼓励包括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在内的七个“新基建”领域建设。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应坚持稳字当头,强化政策发力,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组成之一,在稳增长主线下,建设节奏或将加速。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出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22〕53号),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多项政策落地,使得我国新能源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逐渐清晰,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土壤。
2. 发展现状
产业链结构:由上游充电桩部件制造商、中游充电桩运营服务提供商、下游充电桩用户构成。
新能源充电桩产业链包括上游充电桩部件制造商、中游充电桩运营服务提供商、下游充电桩用户。其中设备零部件生产商(装备端)和充电桩运营商(运营端)是充电桩产业链最主要的环节。
新能源充电桩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充电桩部件制造商,提供包括充电设备、配电设备以及管理设备三类的标准化电气产品。充电设备成本是充电桩的主要成本,占比90%以上。其中充电模块是充电桩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转化为可以为电池充电的直流电,约占充电系统成本的40%左右。由于技术门槛偏低,上游企业同质性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厂商间竞争激烈,毛利率较低。
从充电桩整机来看,充电桩主要有四种分类标准,分别为充电方式、安装地点、安装方式和充电接口,其中前两种分类方式使用最为常见。从充电方式来看,直流桩采用直流电为汽车充电,功率大、充电快,但成本高且实施复杂,适合专业化集中运维。从安装地点来看,公共桩、专用桩、私人桩服务于不同使用对象,且使用方法也有所不同,三种桩在市场应用中互为补充。
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充电桩运营服务提供商,目前主流商业模式包括运营商主导模式、车企主导模式、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三种。运营商主导模式为现阶段市场主要运营模式,但该模式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当前由少量头部运营商主导这一模式下的充电桩市场。车企主导模式主要适用于较为成熟的电动汽车企业当中,用于给车主提供更优质的充电体验,该种模式对资金和用户数量有较高要求,主要有车企自建桩与合作建桩两种建设方案。在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下,充电平台一般不直接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通过自身资源整合能力将各大运营商的充电桩接入自家SaaS平台,以智能管理为依托提供商业价值,多为轻资产运营。
市场规模: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促进充电桩市场规模高速发展,突破千亿指日可待
我国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自2017年起高速增长,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2017年我国充电桩市场规模为72亿元,到2021年达到418.7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2.2%。而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对充电桩需求的增长结合“新基建”与“稳增长”等政策的支持与补贴,有望推动新能源充电桩行业维持较高增长率。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预测,到2026年底,我国充电桩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70.2亿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37.8%。
竞争格局:私人充电桩数量略高于公共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多于直流充电桩,且运营商头部聚集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