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放水」,以及美國政府不合理的經貿政策,正在讓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陷入危機,而隨著數位貨幣問世,市場普遍認為取代美元結算地位的選擇已經出現。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測試數位人民幣後,美國也開始改變先前「興趣不大」的作風,著手研究推出「數位美元」。
《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美國克利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爾在芝加哥支付研討會上表示,疫情期間緊急支付的經驗,使得央行越來越關注中央銀行數位貨幣;而美聯準會也一直在研究央行數位貨幣的問題,甚至美聯準備會理事會已建立起一個技術實驗室,正構建和測試一系列分散式平台,以了解數位貨幣潛在收益和風險。
全球加速去美元化
在此之前,美方對數位貨幣的態度一直是不太有興趣。例如美國財長努欽還在去年底明確表示,美聯準會不用發行數位貨幣,且美國近5年不會有推出數位貨幣的計畫。在更早之前,美聯準會還認為,過早地推出數位貨幣將會導致美元相關的經濟活動下降,並擔憂會出現其他的問題。
今年美國聯準會已放水3兆美元,同時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也讓美元信譽受損,這也使得全球投資者加速去美元化。如今,數位貨幣崛起,不僅將對美元主導地位發起挑戰,同時也將成為去美元化的又一個新戰場。
衝擊國際美元清算機制
在數位貨幣表現上最積極的莫過於大陸,並在8月開始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位人民幣試點;而國際清算銀行在有關報告中指出,在目前所有的央行數位貨幣專案中,中國人民銀行專案處於最先進的發展階段。
至於數位貨幣是否會衝擊國際美元清算機制SWIFT系統?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郝毅表示,數位貨幣會衝擊SWIFT系統。因為數位貨幣相比現有的電子支付系統是巨大改進。一方面,基於區塊鏈的數位貨幣在跨境結算領域,將現有SWIFT結算時間由幾天提升至秒級,大幅提高了結算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跨境轉帳的成本。技術進步帶來的變革是無法通過政治干預壓制的。因此,數位貨幣一旦大規模應用於跨境結算,將會對SWIFT系統帶來較大衝擊。